恩珈舞獅團:祥獅獻瑞
兩個晚上趕工完成,恩珈舞獅團成立囉!孩子開心的表演呢!
最近中文學校開始如火如荼的準備新年晚會的活動了!
除了找出活潑的音樂教孩子上台跳舞,
也打算在課堂上教孩子做中國傳統的過年擺設,
去年教孩子們用吸管貼出「鞭炮春聯」,今天就來教教孩子做個吉祥的舞獅頭囉!
希望大家在海外也能感受過節氣氛,平平安安過好年喔!
恩珈做的舞獅就是最好的範本囉!
一、導讀繪本:鬥年獸
有一說「舞獅」的由來跟年獸有關,因此唸本繪本給孩子聽,讓他們知道中國過年有關的習俗!
二、舞獅頭圖片欣賞
三、影片:
傳統舞獅頭製作方式:
舞獅影片:2010決戰高雄尬陣頭戲獅甲 第1名 基隆長興呂師父龍獅團
感謝這位老師的分享, 很棒的中文教學網站呢!
舞獅教案
http://blog.huayuworld.org/shinlin/17375/2010/07/07/62443
四、舞獅的由來
在查證資料,甚至查閱研究論文後,哇~這才發現「舞獅」這樣的傳統,
是經由文化累積、演繹和慢慢轉變而來,
具體來說應該是結合所有「吉祥」的意義而轉化出的中國傳統,
且而有派別之分,也有外傳至中國鄰近的國度,
這都為過年、節慶增添許多熱鬧的氣氛呢!
以下收納兩種解釋,是讓孩子比較容易理解的面向囉:
(一)維基百科的解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8%9E%E7%8D%85
舞獅是一種東亞民間傳統表演藝術,於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都能找到。然而,各地獅子的樣貌,皆是對獅子形態宛然不同的藝術詮譯。
一般認為,中國獅子的引入發生於中國歷史上的漢朝時期。天竺、獅子國的外使朝貢,使宮庭的藝術部門有了發揮機會。隨之,模模擬獅的藝術應機而生;可見漢史書《漢書禮樂誌》、唐史書《通典》、《舊唐書‧音樂誌》、《樂府雜錄.龜茲部》都有文字描述。白居易《西涼伎》詩中有提及獅子舞是西涼舞種之一支。[1]
時至明、清,這項表演藝術經常與武術及武館相聯。表演者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在鑼鼓音樂下,作出仿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中國民俗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故此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打鑼打鼓,舞獅助慶。
日本本島的獅子舞,據說引入自中國。實際年份尚待考核。朝鮮半島,亦有舞獅,但與中日獅子在技法上又有差異。
舞獅亦跟隨著華人移居海外而聞名世界。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相當盛行舞獅,受到大力推廣。但中國大陸的民間舞獅實際已經日漸減少。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的中國城或華人街,每年舞龍、舞獅都是必備的節目。
二十世紀中以前,舞獅經常被連繫上地下組織。社會一般家庭對舞獅等抱持負面態度。但二十世紀中後期,通過諸如香港邵氏電影「南北獅王」、少林小子、黃飛鴻等電影,以及舞獅的國際化而逐漸扭轉其形勢。如今已成不少港、台學校的傳統文化課程。
起源:
舞獅起源眾說紛紜。
神話傳說是以前山中出現獅子,吃掉村莊內的村民,後來村民學會武功,格斃獅子,村民模仿獅子的形態而成為舞獅;亦有神話版本說是如來佛把獅子引走,因此南獅中常有「大頭佛」引領獅子。亦有傳說有村民以紙紥獅子及鑼鼓驅走年獸,演化成為舞獅。
較為可靠的說法是,在中華文化中,「獅」本來是和「龍」、「麒麟」一樣都只是神話中的動物。中國本身沒有獅子。到了漢朝時,才首次有少量真獅子從西域傳入,當時的人模仿其外貌、動作作戲,至三國時發展成舞獅;南北朝時隨佛教興起而開始盛行於民間。史書中,《漢書禮樂誌》中提到「象人」,據三國時的解釋,就是扮演「魚、蝦、獅」的藝人。到了唐朝,舞獅是大型宮廷舞蹈表演的一種。當時的「太平樂」亦稱為「五方獅子舞」出於天竺與獅子國等國[2]。白居易的詩中描述獅子舞:「假面胡人假面獅,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作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可見當時的舞獅跟今日我們所見的已十分相似。
(二)民間傳說
http://www.minghui-school.org/school/article/2005/4/27/43261.html
相傳在漢章帝時,西域大月氏國遣使者獻來一頭猛獸,頭大似籠,吼聲如雷,使者對章帝說:這是大月氏國獨有的猛獸,人稱「金毛雄獅」,是獸中之王,貴國若能馴服它,敝國才能心服,歲歲來朝。
章帝聽後大笑說:吾邦如此之大,怎會馴服不了一頭獅子?貢使離去後,章帝立即發出榜文募馴師者,誰知來了兩名馴獅人皆被獅子所傷,後來又來了一人,見獅子兇悍,先斷其食物後,再引獅子出籠,誰知獅子一出籠便咬傷馴獅人,宮中武士見之,齊來相助,亂棍之下竟將獅子打死,章帝得知後非常生氣,下令斬了馴獅人。
在法場上馴獅人求告於監斬官,倘獲開釋,定能將死獅復活並完成馴獅任務,斬監官稟奏章帝后,章帝准其帶罪立功。馴獅人思得一計:剝下獅皮命武士穿上,並加緊模仿真獅之舞動。次年貢使來朝,見某猛獅出籠,都遠避一旁,當時只見一人手握繡球在前引導,平日兇悍的獅子竟然隨著繡球上下左右服貼的舞動。眾使見狀,無不拍掌喝采外,讚歎中土能人輩出。自此便年年來朝了!
五、舞獅製作方法
(一)材料:免洗紙盤、色紙、白膠、剪刀、大型塑膠袋、膠帶、熱融膠、廢棄的吸管或筷子、壓克力顏料
(二)步驟
1.用壓克力顏料圖紙盤底色
(若不圖底色,可以用色紙剪圓圈當成獅子腮紅即可,這樣也很可愛呢)
2.將色紙剪成條狀,做獅子的鬃毛
3.將紙盤周圍塗上白膠,黏上彩色鬃毛
4.用對稱方法剪出獅子粗粗的眉毛
5.用剪葉片的方式剪出兩個耳朵
6.剪出眼睛
7.剪出一個大大的蓮霧鼻,並貼上兩個大鼻孔
8.用對稱法剪出「王」字貼在額頭上
9.剪出獅子大嘴巴的輪廓
10.先翻轉過來黏上一顆顆的尖牙,再黏在紙盤上
11.在紙盤背面用熱融膠黏上一根筷子或粗吸管,這樣孩子玩舞獅時比較好抓取
12.獅身就用大型塑膠袋剪開拉平
13.身上的毛及用膠帶與色紙黏貼出,層層彩色的獅毛
14.最後用熱融膠將獅頭與獅身黏貼起來
(因為我的塑膠袋較厚,預熱沒融化,若是較薄的塑膠袋可用雙面膠黏貼)
15.可愛的舞獅完成囉!
六、恩珈舞獅團成立囉
姊妹倆開心在家裡奔跑呢!
本想用來讓他們抓取的筷子,兩小鬼竟然用嘴巴咬住,還說這樣子獅子才有可怕的爪子阿!
真服了孩子的想像力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