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3春假美東之旅(三):Fallingwater落水山莊

20.JPG  

迷人典雅的落水山莊fallingwater

去年夏天有幸跟著恩珈的乾婆婆和叔公一起走訪芝加哥西郊的Oak Park,

見識建築草原學派大師法蘭克‧萊特Frank Lloyd Wright的建築群及工作室,

著實為那獨特的設計風格及與自然合一的建築理念所著迷!

這樣的建築似乎跟我從小長大的環境很雷同,

從小我生活在傳統三合院裡(娘家現在還維持平房的住宅),

前有廣闊的晒穀場和許多果樹,中庭的花園鳥語花香,後院還有一大片竹林菜園,

自然清新的空氣與採光,就是我們恣意玩耍和辦家家酒的遊樂園。

從小就「門戶洞開」沒鎖過大門我也沒當過鑰匙兒童,

鄰居造訪、郵差送信、菜販送菜、、、大家進出自如!

是不是理想的烏托邦呢?!

 

萊特的建築設計,極簡幽雅並線條平衡,

與自然融合為一,真是令人心生嚮往的理想住所呢!

記得當時恩珈的叔公就說一定要到fallingwater走一趟,

若是在秋天賞楓時走訪更是美呢!

這次的春假假期就一定要繞進來參觀阿!

只是導覽有年齡限制,小朋友必須年滿六歲以上,

珈珈只有四歲半,好可惜呢!爸比先上網預約一大一小的導覽,心想到時在「闖關」看看!

無奈到達現場,小姐就指著珈珈滿臉疑惑??

唉~最後只有媽咪我帶恩恩進去參觀,爸以陪珈珈在外面純「觀賞」囉!

 

一、影片:fallingwater建構意象圖

資料來源youtube

二、簡介

(一)萊特的落水之屋

很喜歡這位網友寫的介紹和故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這樣對法蘭克‧萊特(Frank Lloyd Wright)及落水山莊會有更深的情感與認知:

http://capricornshan.pixnet.net/blog/post/4972764-fallingwater-house---%E8%90%8A%E7%89%B9%E7%9A%84%E8%90%BD%E6%B0%B4%E4%B9%8B%E5%B1%8B

 

二)Fallingwater的建築地位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0%BD%E6%B0%B4%E5%B1%B1%E8%8E%8A

 

落水山莊fallingwater),也稱流水別墅,

是坐落於賓夕法尼亞州西南部鄉村、匹茲堡東南方50英里處的住宅,

1934年由美國建築師法蘭克·洛伊·萊特所設計。

房舍建於費耶特縣史都華鎮阿利根尼山脈月桂高地,橫跨在熊奔溪的瀑布之上。

落水山莊在完工後不久便被《時代》雜誌稱頌是「萊特最美的傑作」 。

同時也名列《史密森尼》雜誌28個「一生中一定得造訪一次的地點

1963年,小卡夫曼把流水別墅捐贈給了西賓州保護委員會。1964年,它作為博物館向公眾開放。

1996年,落水山莊被定為國家歷史地標。1991年,美國建築師學會將之名為「美國建築史上最偉大之作」,

2007年並躋身美國建築師協會評選的美國最喜愛建築列表第29名。

 

(三)Fallingwater建築理念

資料來源:http://www.ait.org.tw/infousa/zhtw/pubs/picturingam/16b.html

 

法蘭克‧萊特 (1867-1959)落水山莊,1935至1939年

 

落水山莊是一個懸在瀑布之上的人造住所。它為美國一個多年來的問題,提供一個富於想像力的解決方法︰

如何享受文明生活卻不會侵犯到自然界。

特別是在曾經擁有無限寬廣未受破壞土地的美國,科技的發展幾乎總是犧牲了自然。

悠久的美國風景畫傳統,最初發展的一部分原因是為了滿足城市的居民,讓他們再次瞥見他們所遺忘的鄉間。

藉著落水山莊,法蘭克‧萊特(Frank Lloyd Wright)往前更進了一步 —


設計一棟窩在山腰間的房子,周遭視野讓房子看起來像是自然的一部分。

匹茲堡一家知名百貨商店創始人愛德格‧考夫曼(Edgar J. Kaufmann)委製了落水山莊。

為了逃避生意的壓力,考夫曼和家人定期離開市區到位於亞利加尼山(Allegeheny Mountains)的60英畝林地中度假。

到了1935年,考夫曼的鄉間小屋開始出現問題,萊特被邀來為他們設計新的週末住宅。

考夫曼無疑構想著一棟俯瞰該處最出色景致的房子,

那景致是一股在戲劇化突出石板塊上蜿蜒而過的山澗。

萊特相信鄉間的房子應該成為風景的一部分。

在大膽提出將房子建在懸崖邊上之前,他從每種觀點來研究當地。

瀑布本身在室內是看不見的,但完全融入建築之中,

起居室有著可直接通達的樓梯,水的落下聲總是在屋子裡回響。

萊特從未被傳統的慣例所侷限,但就算這樣,

落水山莊的設計是建築史上一項驚人的創意發明,也是最原創和最有開創性的概念之一。

傳統的鄉間別墅會位在離開道路一段距離的修整草坪上,

可以舒服地看到落在安全藩籬以外較為荒野的地區。萊特顛倒那種想法。

落水山莊這棟巨大低矮的建築,像瀑布上方的一塊大石頭般,與自然呈現既融合又分離的狀態。

建築的每個元素都意在模糊自然與人造環境之間的區別,並把居民納入戶外。

深深內縮的房間﹑天然石材的內部裝潢及異常低的天花板,

創造出洞穴般的印象,那是自然所設計好的私人受保護空間。

如果透過光線﹑聲音和結構,落水山莊喚起美國荒野在未被破壞之前的感覺,

它周圍的其他事物,卻毫無疑問是現代的。

該房子是20世紀的科技奇蹟。

雖然它最終因各種理由變得不實用,

卻成了建築師的(如果不是客戶的)夢想房屋,萊特不允許他的設計有任何一絲更改。

設計最驚人的元素,也是最大的工程挑戰,

是一連串的強化混凝土陽台,陽台懸於岩脊之上並與現場的自然線條平行。

雖然牢固在堅石上,陽台平台似乎不受重力的影響;

萊特把它們比作服務生手指上穩穩頂住的托盤。

陽台間是玻璃牆房間,形成內外之間的透明界線。

除了玻璃牆以外,其他牆面是用當地採集的石材建成,巨大的中央壁爐是由圓滑巨石做成,

它在施工時被移走,後來又搬回來做成傳統住宅的中心所在

如著名學者暨建築評論家艾達‧哈斯特伯(Ada Louise Huxtable)所言,

落水山莊的影響,「不是違反自然的,而是成就自然 — 雙重的增色」。

 

三、美好的參觀經驗

入口的地標

1.JPG 2.JPG

周圍的清幽的環境,流水與山坡

 8.JPG 9.JPG   

導覽集合囉,只有我跟恩恩進去

3.JPG 4.JPG

珈珈跟爸比在外頭「拍寫真」,哈哈、、

5.JPG

珈珈幫爸比用單眼拍的喔!

我稱讚珈珈拍得好,爸比無奈的說:「是我自己蹲下來對準鏡頭的好嗎?!』噗~

6.JPG

7.JPG  

 屋內是不准拍照的,所以這兩張是我隔著落地窗拍的!

(一)屋內陳設

不虧設設計大師,萊特除了設計房子,連家具、窗戶和燈具,也設計得獨樹一格!

屋內明亮寬敞明亮,採光極佳!

每層都有可通往屋外的大露台,一樓還可從客廳開門走下樓梯玩水呢!

窗戶一開便可聆聽瀑布流水聲,並吸收森林的芬多精!

我跟老公說,退休後找農地塊地,照這範本蓋一棟養老吧!

這真是最深層的夢想呢!

28.JPG 29.JPG  

 

(二)室外景觀

樓層平行交錯,一瀑布的地勢建築而上

14.JPG

參觀時走出後外,爸比在外守候幫我跟恩恩拍的,

下次再來就讓爸比和珈珈進去啦!真是不好意思!^^

15.JPG 16.JPG

屋外的樑住也不阻擋樹木生長喔!

17.JPG 18.JPG

參觀完畢!開心^^

27.JPG  

 

(三)清新的雨後

導覽後雨勢大些,導覽中心提供遊客小傘,

我們趕緊走到最佳的攝影景點,拍照留念囉!

恩珈拿著小傘,開心漫步雨中,

恩參觀後直說:「我好想住這裡喔!」

寶貝,媽咪也是阿!!!

19.JPG 22.JPG 23.JPG  

雖然下著細雨,卻另一番清新的氣息!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21.JPG 24.JPG  

20.JPG

原想到遊客中心買些紀念品,但等我們拍照時都打烊囉!

這窗戶即是萊特獨有的設計風格。

25.JPG 26.JPG  

(四)隨意晚餐

晚上前往somerset ,就到飯店附近的Ruby Tuesday吃點東西囉!

30.JPG 31.JPG 32.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媽咪秀秀童畫樂園 的頭像
    媽咪秀秀童畫樂園

    媽咪秀秀 童畫樂園

    媽咪秀秀童畫樂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